外部連結:
各島遊程
- 最近更新:2019-05-28
- 點擊數:98684
- 發佈單位:解說教育課
(V) 符號表示有此項目
遊憩景點 | 生態觀察賞景型 | 特色活動體驗型 | 人文導覽型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植物觀察 | 動物觀察 | 地景觀察 | 一般瀏覽 | 浮潛 | 聚落導覽 | ||
東吉嶼 | 陸域 | V | V | V | V | V | |
海域 | V | V |

賞景路線:
啟明宮→ 聚落 → 八卦山與東吉之眼(海蝕平台)→ 東吉燈塔 → 日軍遺跡 → 菜宅 → 虎頭山(塔)→ 巡航北方地質賞。
注意事項:
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範圍內各島嶼資源有限,請遊客珍惜各項資源,並隨手將垃圾帶離島上,不增加島嶼負擔。
景點介紹

啟明宮
東吉嶼的信仰中心是啟明宮,供奉徐府王爺,王爺誕辰為農曆十一月廿七日。由廟內刻有「高山聖吉」的牌匾可推測其約在清嘉慶年間(西元1808年至...

東吉嶼-聚落
東吉嶼聚落建築群多數以背山面海的姿態分布在鄰近港口較低坳處,道路因住宅、聚落興建而順沿發展,交錯的巷弄小徑穿插聚落中,另因信仰逐漸衍生出...

八卦山與東吉之眼
位於東吉嶼碼頭的北側處的八卦山,岩層為狹長型的玄武岩,其左側處有一圓形狀的岩石,當地居民認為像顆「眼睛」,因此又稱作「東吉之眼」...

東吉燈塔
東吉燈塔建於東吉嶼北方的尖礁上方,標高47公尺的高地,也是全島最高點,是船隻行經黑水溝的重要指標。明末清初臺灣與福建廈門往來頻繁,依據前...

日軍遺址
東吉嶼東北方有一處日治時期日軍登島所建的砲兵房舍遺址,當地人稱為「兵厝」。由目前所殘留的防備空襲的防空壕、依地形挖掘的防空洞、軍事瞭望台...

菜宅
日軍遺址周圍留有大量菜宅可一窺東吉嶼昔日的菜宅規模,東吉嶼的菜宅建置在北側陸塊上,為了抵抗迎風面強勁的東北季風,讓農作物產量提高,舊時村...

虎頭山
東吉嶼碼頭南側,可攀至標高34公尺的虎頭山,由海上眺望,其山勢如一隻小虎伏在大虎身上,因而得名。虎頭山下岩層剖面的層理清晰可見,由上而下...

海蝕平台
東吉嶼南北兩端海岸多為海崖地形及玄武岩礫灘,往東吉燈塔下方望去,此處因長期受到海水沖刷侵蝕,相連的海崖呈現別具律動感的弧狀曲線,質地鬆軟...

石巨人岩柱
東岸臨海處海岸,可以看到數根岩柱,受侵蝕形成貌似人型,因此有「石巨人」之稱,一旁的碎石坡則是岩柱風化後崩落而成。
遊憩景點 | 生態觀察賞景型 | 特色活動體驗型 | 人文導覽型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植物觀察 | 動物觀察 | 地景觀察 | 一般瀏覽 | 浮潛 | 聚落導覽 | ||
東吉嶼 | 陸域 | V | V | V | V | V | |
海域 | V | V |

賞景路線:
啟明宮→ 聚落 → 八卦山與東吉之眼(海蝕平台)→ 東吉燈塔 → 日軍遺跡 → 菜宅 → 虎頭山(塔)→ 巡航北方地質賞。
注意事項:
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範圍內各島嶼資源有限,請遊客珍惜各項資源,並隨手將垃圾帶離島上,不增加島嶼負擔。
景點介紹

啟明宮
東吉嶼的信仰中心是啟明宮,供奉徐府王爺,王爺誕辰為農曆十一月廿七日。由廟內刻有「高山聖吉」的牌匾可推測其約在清嘉慶年間(西元1808年至...

東吉嶼-聚落
東吉嶼聚落建築群多數以背山面海的姿態分布在鄰近港口較低坳處,道路因住宅、聚落興建而順沿發展,交錯的巷弄小徑穿插聚落中,另因信仰逐漸衍生出...

八卦山與東吉之眼
位於東吉嶼碼頭的北側處的八卦山,岩層為狹長型的玄武岩,其左側處有一圓形狀的岩石,當地居民認為像顆「眼睛」,因此又稱作「東吉之眼」...

東吉燈塔
東吉燈塔建於東吉嶼北方的尖礁上方,標高47公尺的高地,也是全島最高點,是船隻行經黑水溝的重要指標。明末清初臺灣與福建廈門往來頻繁,依據前...

日軍遺址
東吉嶼東北方有一處日治時期日軍登島所建的砲兵房舍遺址,當地人稱為「兵厝」。由目前所殘留的防備空襲的防空壕、依地形挖掘的防空洞、軍事瞭望台...

菜宅
日軍遺址周圍留有大量菜宅可一窺東吉嶼昔日的菜宅規模,東吉嶼的菜宅建置在北側陸塊上,為了抵抗迎風面強勁的東北季風,讓農作物產量提高,舊時村...

虎頭山
東吉嶼碼頭南側,可攀至標高34公尺的虎頭山,由海上眺望,其山勢如一隻小虎伏在大虎身上,因而得名。虎頭山下岩層剖面的層理清晰可見,由上而下...

海蝕平台
東吉嶼南北兩端海岸多為海崖地形及玄武岩礫灘,往東吉燈塔下方望去,此處因長期受到海水沖刷侵蝕,相連的海崖呈現別具律動感的弧狀曲線,質地鬆軟...

石巨人岩柱
東岸臨海處海岸,可以看到數根岩柱,受侵蝕形成貌似人型,因此有「石巨人」之稱,一旁的碎石坡則是岩柱風化後崩落而成。
發佈日期:2015-08-17
- 最近更新:2019-05-28
- 點擊數:96323
- 發佈單位:解說教育課
(V) 符號表示有此項目
遊憩景點 | 生態觀察賞景型 | 特色活動體驗型 | 人文導覽型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植物觀察 | 動物觀察 | 地景觀察 | 一般瀏覽 | 浮潛 | 聚落導覽 | ||
西吉嶼 | 陸域 | V | V | V | |||
海域 |

賞景路線:
彎墩頭塔 → 安全寶塔 → 沙溝塔 → 聚落 → 礫灘與沙灘 → 麒麟塔 → 海蝕溝與海崖→北岸海蝕洞 → 東北邊海岸景觀 → 燈竿。
注意事項:
西吉嶼因現無居民無碼頭設施,暫無法登島遊憩;澎湖縣政府已公告西吉嶼天然海蝕洞(藍洞)為「澎湖縣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」範圍,未經申請許可進入,最重依法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。
景點介紹

彎墩頭塔
此塔為一反制塔,坐落在島嶼東北方海邊俗稱「東崁頭彎墩頭東」,塔四周圍荒野平坦。建塔原因為東吉嶼的地形其外貌很似「蟳」,西吉人稱為「蟳穴」...

安全寶塔
安全寶塔坐落在聚落東側俗稱「大井腳」的平坦海岸,因此又名「大井腳塔」,塔坐北朝南,其造型宛如酒瓶,塔身為圓錐形玄武岩結構,塔頂四面留孔相...

沙溝塔
沙溝塔是玄武岩外塗水泥的雙層塔,第一層為方形,第二層則身似酒瓶。相傳西吉村於民國50年(西元1961年)左右出生的嬰兒,眼尾都會帶著紅色...

聚落與菜宅
西吉嶼聚落集中於島嶼南端,即從煙墩山山腳下開始向東發展,再往東南方向延伸。西吉嶼遷村至今30餘年,無人居住的古厝群抵不過風雨摧殘多已破落...

麒麟塔
西吉嶼周圍海域鄰近險惡的黑水溝,加上附近暗礁遍布,四周海域經常發生海難,尤以1956年10月,發生海難,死亡最嚴重,計有一百...

海蝕溝與海崖
西吉嶼的地質景觀多集中於西側與西北側處,海岸多為海崖,由海上觀賞,西吉嶼規模壯觀的柱狀玄武岩氣勢磅礡,美得令人屏息。北側的柱狀玄武岩更可見特...

北岸海蝕洞(灶籠)
西吉嶼北岸巧奪天工的地質景觀令人連聲讚嘆,此處有許多受海水侵蝕造成向內凹陷的海蝕洞,海蝕洞上方為玄武岩風化的紅土層,中層受侵...

東北邊海岸景觀(潮池)
西吉嶼全島地勢平緩,最高處只有23公尺。由於島嶼北側與西側為海崖岩壁,南側與東側則佈滿淺礁及暗礁,並無碼頭可供停靠,需仰賴膠...

燈竿
西吉嶼附近海域暗礁密布、海流洶湧,自古船難頻仍,民國42年(西元1953年)與民國45年(西元1956年)分別有第二海勝輪及...

玄武岩礫灘
在西吉嶼南側海岸可看見玄武岩礫及砂質堆疊所組成的海灘,主要是由於海水沖刷影響這些礫石與沙質的堆疊情形,因而呈現玄武岩礫覆蓋於沙質上的景觀...
發佈日期:2015-08-17
- 最近更新:2020-08-17
- 點擊數:94766
- 發佈單位:解說教育課
(V) 符號表示有此項目
遊憩景點 | 生態觀察賞景型 | 特色活動體驗型 | 人文導覽型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植物觀察 | 動物觀察 | 地景觀察 | 一般瀏覽 | 浮潛 | 聚落導覽 | ||
東嶼坪嶼 | 陸域 | V | V | V | V | V | |
海域 | V | V | V |

賞景路線:
塔仔 → 池府廟 → 陸連島 → 青蛙石 → 聚落 → 池府塔 → 梯田與菜宅 → 金龍塔 → 後山地質。
注意事項:
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範圍內各島嶼資源有限,請遊客珍惜各項資源,並隨手將垃圾帶離島上,不增加島嶼負擔。
景點介紹

塔仔
貌似關公像的玄武岩位在東嶼坪嶼碼頭旁,因長期受到海水與風化侵蝕,使得周圍岩石呈現土黃色。由一旁道路抬頭仰望塔仔,其背部與碼頭相連,正面底...

池府廟
由碼頭進入西南方的小社區,可以看到島上行政單位皆聚集在此,包括衛生室、派出所與海巡安檢所及東嶼坪嶼遊客中心,另東嶼坪嶼遊客中心南側即為島上的信仰...

陸連島
東嶼坪嶼南方海岸可以看見當地居民稱為「四角仔」或「四角仔腳」的陸連島,陸連島是指分離的陸塊或島嶼,因沉積物堆積而與大島相連。陸連島其中一側為廣闊...

青蛙石(鐘座仔腳)
形似青蛙蹲踞狀的「青蛙石」,當地人稱為「鐘座仔腳」,由玄武岩集塊岩所組成,為早期火山活動時岩漿與火山灰從地底噴發後冷卻的地質景觀。其柱狀形狀較小...

玄武岩節理景觀
東嶼坪嶼後山(東、北岸)可見到海蝕溝、海蝕洞、海蝕柱等多樣的地質景觀。以金龍塔為中心,左側的海蝕拱門是玄武岩歷經侵蝕形成的特殊地質景觀;金龍塔向...

七尺門沙灘
遊客中心前有片廣大的沙灘,當地人稱為「七尺門沙灘」,其東西橫貫約500公尺,寬闊有如人的七尺身軀而得名。這裡的沙灘由灘岩、沙、礫岩所組成,...

東嶼坪嶼聚落
東嶼坪嶼的地形和聚落發展可將整個島分為三大區塊,分別是南區、中區和北區,房屋多為傳統閩式建築,港口是漁船棲息的場所,從島上較為古老的建物中發現,...

池府塔
東嶼坪嶼中央有一道當地稱為「沙溝仔」的溝渠順著地勢向西流,居民在源頭與入海口各建一座石塔,分別是位於西海岸的「池府塔」(又稱虎塔)與東海岸的「金...

梯田與菜宅
東嶼坪嶼南北兩陸塊中間,可以看到壯觀的梯田景觀。澎湖由於一直以來都有強勁的東北季風,因此為了讓脆弱的農作物在冬天裡還能照常順利生長,維持作物的生...

金龍塔
繼續往高地攀登,遠處即可望見綠草間的一抹紅暈,那便是與池府塔遙相對望的「金龍塔」。鄰近海灣的金龍塔,早期是以水泥石塊砌成,有方型基座,約3公尺高...
發佈日期:2015-08-17
- 最近更新:2019-05-28
- 點擊數:86395
- 發佈單位:解說教育課
(V) 符號表示有此項目
遊憩景點 | 生態觀察賞景型 | 特色活動體驗型 | 人文導覽型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植物觀察 | 動物觀察 | 地景觀察 | 一般瀏覽 | 浮潛 | 聚落導覽 | ||
西嶼坪嶼 | 陸域 | V | V | V | V | V | |
海域 | V | V |

賞景路線:
海上巡航東南海岸 → 華娘廟 → 聚落與菜宅 → 土地公廟 → 北側海岸景觀。
注意事項:
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範圍內各島嶼資源有限,請遊客珍惜各項資源,並隨手將垃圾帶離島上,不增加島嶼負擔。
景點介紹

海崖與海蝕溝
西嶼坪嶼的東南海岸,寬廣且高聳佇立的海崖地形顯而易見,南側海岸有處受侵蝕而孤懸海上的海蝕柱。若由南向東航行,可見到受侵蝕的海崖在質地鬆軟...

華娘廟
西嶼坪嶼的居民多已外移,多數民宅亦因年久失修而毀損,村落的信仰中心─華娘廟為保存最完整的建築。華娘廟主要供奉主神武帥、媽祖、三太子、陳將...

聚落與菜宅
由碼頭通往內陸聚落的道路,是一段約50公尺長的「好漢坡」,通過斜坡的考驗,就能看到以硓(石古)石、玄武岩堆疊而成的澎湖傳統古厝,由於島上...

土地公廟
島嶼北側座落著坐北朝南,與碼頭旁的華娘廟分居北南的土地公廟,用來鎮守北方煞氣,避邪庇護村莊,土地公廟旁的海岸景觀可見火山角礫岩組成的地質...

後山礫灘
西嶼坪嶼村落多集中於南端,相對的北端建置較少,因此地質地形景觀較南端更為豐富精彩,可見由大片礫灘組成的海岸。在礫灘左側處可見一「小鐵砧」...
發佈日期:2015-08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