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「棘」行動成功─澎湖南方四島西吉嶼珊瑚覆蓋率佳

  • 2012-06-26
  • 海管處

 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保育澎湖南方四島的健康珊瑚礁,邀集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、澎湖縣政府農漁局、消防局及澎湖縣共生藻協會等單位共22名潛水人員,在澎湖縣政府澎興號的支援下發起突棘行動。海管處表示,參與人員今天(6月26日)在西吉嶼海域共清除了142隻的棘冠海星,有效降低西吉嶼海域棘冠海星的族群密度。

 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,昨日於西吉嶼海域進行珊瑚礁總體檢發現珊瑚覆蓋率大約都可達50%左右,而其他指標生物,除魚類種類、數量較低外,其他無脊椎指標生物如硨磲貝、海膽、海參等,數量及密度都達國際健康珊瑚礁的標準。

  昨日的珊瑚礁總體檢調查中,亦紀錄了西吉嶼海域棘冠海星密度達每公頃280隻。棘冠海星號稱是珊瑚殺手,如此高的密度,已然對當地的珊瑚礁造成嚴重威脅。因此,今日發動突棘行動下海捕捉棘冠海星,在2次潛水的時間裡,移除了142 隻棘冠海星,移除效率極高。

 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,以人為移除的方式,可有效減低棘冠海星的族群密度,但以西吉嶼海域如此高密度之族群量,應持續進行監測並連續移除,方能有效減輕對珊瑚礁的破壞。未來希望將持續進行「珊瑚礁總體檢」來紀錄澎湖南方四島珊瑚礁生態變化,並持續且長期監控棘冠海星密度,以維護澎湖南方四島珊瑚礁的健康狀態。

     健康珊瑚礁小百科 (100平方公尺參考值)

珊瑚覆蓋率

> 50%

蝶魚

> 5

石鱸

> 1

笛鯛

4

石斑魚

0.5

櫻花蝦

1

魔鬼海膽

23

食用海參

0.51

棘冠海星

< 0.2

硨磲貝

> 0.1

大法螺

> 0.1

龍蝦

> 0.1

珊瑚礁健康狀態需要綜合上述各評估指標值加以判斷,只要部分指標值達到標準就可算是健康的珊瑚礁

圖1. 活動人員進行棘冠海星移除(海管處提供) 圖2. 調查人員在西吉嶼海域進行珊瑚礁總體檢,珊瑚覆蓋率佳(海管處提供)
圖1. 活動人員進行棘冠海星移除(海管處提供) 圖2. 調查人員在西吉嶼海域進行珊瑚礁總體
檢,珊瑚覆蓋率佳(海管處提供)

圖3. 研究人員量測棘冠海星的體長、腕足數等基礎生長資料(海管處提供)
圖3. 研究人員量測棘冠海星的體長、腕足數等基礎生長資料(海管處提供)

保育研究課